借条金额与实际借款金额不一致,法院如何认定?
<在民间借贷中,借条是出借人追讨借款的重要证据。如果借条上的借款金额与实际出借金额不一致,法院会怎么判呢?出借人能否收回借款呢?>
下面由借贷宝(www.jiedaibao.com)小编根据大量行业数据整理成以下内容:
<借条金额与实际借款金额不一致,法院如何认定?>
借条金额与实际借款金额不一致,可能存在两种情况:
一是借条金额大于实际借款金额:出借人在借条中故意多写借款金额,可能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息收益,或者在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时,能通过诉讼得到更多赔偿。例如,出借人预先扣除“砍头息”,让借款人实际到手金额低于借条金额。
二是借条金额小于实际借款金额:双方或在书写借条时疏忽大意,将数字少写一个零,或者出借人出于某种原因,主动减少借条上的金额,或双方另有约定。
遇到这种情况,法院会如何判定呢?
一是审查交付凭证:法院会重点审查借款的交付方式、时间、地点、金额等。如果是通过银行转账,转账记录就是关键证据,能有力证明。
二是考量当事人陈述:法官会详细询问双方当事人借款的原因、经过以及双方的约定等。当事人的陈述应符合经验和逻辑,若存在不寻常或矛盾处,法官将难以采信。
比如,出借人声称借条金额包含了多次借款,但无法清晰说明每次借款的具体情况,其陈述的可信度就会降低。
三是参考交易习惯:不同地区、行业可能存在不同的交易习惯。法院在认定时,会考虑当地此类交易的普遍做法,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综合判断。
四是核查其他证据:除了借条和转账记录,证人证言、聊天记录、录音录像等也可能成为认定借款金额的重要依据。例如,双方在微信聊天中明确提及实际借款金额与借条金额不一致的原因,这一聊天记录就可能被法院采信。
当借条金额与实际借款金额不一致时,法院不会简单依据借条来判定,而是全面审查案件事实,通过多种方式准确推定借款金额,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。打纸质借条,借条为孤证,无法与出借资金对应,万一出错,举证就很折腾,不如打带资金的电子借条。
以上就是<借条金额与实际借款金额不一致,法院如何认定?>的全部内容,如果您还对借条有任何疑问,请下载借贷宝APP或者直接扫码进入借贷宝小程序,最全的流程、最安全的平台。了解更多的借条信息,上正规电子欠条借条服务平台-借贷宝。
下载「借贷宝」APP
免费享专业服务
下载「借贷宝」APP
免费享专业服务